10月26日,中国工程院“数字化的经济与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暨湖南工商大学办学75周年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大会在长沙举行。近40位两院和100余位专家、企业家及湖南工商大学校友师生代表共4000余人参加。
湖南省委常委、省人民政府常务副省长张迎春致辞时表示,湖南工商大学成立75年来,乘高等教育改革东风,逐步从传统单一型的商学院发展成为综合型的工商大学。期待学校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紧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机遇,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的创新型一流大学。
中国工程院院士、湘江实验室主任、湖南工商大学党委书记陈晓红表示,学校将始终心系“国之大者”、服务“省之大计”,秉持“新工科+新商科+新文科”与理科融合发展的理念,全力当好湖南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长沙打造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的主力军,在快速推进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中彰显一流大学的使命担当,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湖南工商大学力量。在主题报告环节,陈晓红围绕“数智赋能资源能源和环境管理创新与应用”作报告,介绍了新时代资源能源和环境管理的重大需求和面临的问题。
中国工程院院士、香港大学荣誉教授陈清泉在报告中提出,新质生产力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算力是数字化的经济时代的核心生产力,开发人工智能引擎是推动新质生产力的重点。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聂建国作报告时透露,为实现“双碳”目标并积极应对挑战,其团队创新提出“钢-混凝土组合结构-高性能土木工程结构”的研究方向,可有效解决多种施工难题,促进土木工程高质量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副主任欧阳晓平在报告中介绍了超高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锂电池在高空、深空等特殊应用场景的价值和意义,及其面临的困难与挑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教授桂卫华介绍了人工智能三个历史阶段的特点,提出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开发重点应从文本逐步过渡到图像和视频生成大模型,借助大模型深度挖掘技术的推理变革,成为统一多场景、多任务的“工业大脑”。
活动由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主办,湖南省科技厅、湖南工商大学、湘江实验室、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湖南研究院、湖南省人工智能学会共同承办。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全部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面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
东南大学研究团队:加速中国具有成本与低碳竞争力电制氢供应的可行性探索 Engineering
吉林大学研究团队:洛哌丁胺对胞内病原菌感染的治疗作用 Engineering
赵春江院士团队与中国农大合作研发新型电动拖拉机,推动农业绿色发展 Engineering
FCS 文章精要:南京大学叶翰嘉副教授团队——从维度角度重新审视多维分类问题
FIE Mini-review:清华大学于波教授——氮硝酸盐电催化还原合成氨的最新进展和挑战
FCS 文章精要:国防科技大学黄立波教授团队——RVAM16:基于RISC-V和ARM Thumb的低开销多指令集处理器